MEDIA
廖佳琳時尚工場 打造衣人合一之美
2011.10.05

自行開發布料、設計 受企業員工喜愛 成為國內訂做女裝制服翹楚

有制服女王稱號的卓蓉服裝公司設計師廖佳琳,20年來國內外得獎無數,設計過無數精彩的高級制服與禮服,也累積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穿衣美學,現在她以自己之名,成立新品牌-「廖佳琳時尚工場」,要和更多人分享「衣人合一」的設計理念。

也是卓蓉制服總經理的廖佳琳在制服業經營近20年,客戶遍佈服務、金融、飯店業及美容化妝品業等,甚至「國宴制服」也是卓蓉公司出品,她自行開發布料、設計,堅持使用台灣貨與制服品質,因此廖佳琳所設計出來的制服時尚又實用,深受不少企業員工喜愛,成為國內訂做女裝制服翹楚。

展現個人特色
穿上身才算作品

對於一般服裝設計師來說,衣服就是他們展現才華的作品,但對廖佳琳而言,如何透過衣裝修飾身型、展現穿衣人的個人特色,甚至開發出全新韻味,才是她最關注的地方。她說,當衣服穿到客戶身上,綻放出畫龍點睛的亮眼光彩時,作品才算完成,幫助客人找出她最美與自信的部分才算是關鍵,這就是廖佳琳「衣人合一」的設計哲學。

不管男人還是女人,廖佳琳都會針對每個人不同的身材與氣質,在小細節上做足功夫,量身訂做出專屬個人的風采。同樣一塊布料,在細微處差異化處理,就能讓不同的人穿出完全不同的風情。例如某位電子公司的高級女性主管,身材稍微高大,找上廖佳琳來訂做出席姪子婚宴的禮服。客戶想突破以往中規中矩的造型,但又不想驚世駭俗。在瞭解對方的個性與想法後,廖佳琳使用禮服的布料材質設計來表現她的慎重,但款式則是簡單有形的洋裝加上一件小外套,客人只要戴上珍珠項鍊及配上別緻造型的胸花,不但婚宴場合可穿,甚至公司重要的會議也可以穿。「讓客人極致滿意、為客人設想週到,進而穿出個人的自信風采和快樂」,是廖佳琳做服裝始終如一的理念,結果客人都成為她的好朋友。

在1985年,當時24歲的廖佳琳任職台北國賓飯店時,主辦了一場大型服裝秀,Cat Walk上的衣香鬢影,震撼了她年輕的心靈;「總有一天,我要成為一個服裝設計師。」那一年,在伸展台下的廖佳琳,許下了這個心願。經過她自己多年努力,不只卓蓉公司業績出色,更隨者如今「廖佳琳時尚工場」的成立,已圓了她年輕時代的夢想。

獨特穿衣品味
與生具來的天賦

對「衣」的獨特品味,是廖佳琳自小便有的天賦。小學時才藝課,同學都表演唱歌跳舞,只有廖佳琳上台學模特兒走台步。只是在那個年代,服裝設計師的夢想畢竟離她太遙遠,於是大學她選擇了觀光系,畢業後進入飯店公關業。但一場服裝秀,又勾起了她的熱情。廖佳琳從零開始,她重新學習服裝設計的概念,讓頭腦中紛飛的意念化成具體設計圖,躍然紙上。第一次服裝工作的成功,讓她開始思考投入服裝業界的可能。1991年,廖佳琳開設了個人工作室,從量身訂做到業務接洽,都是由當時身懷六甲的廖佳琳一手包辦。1993年,因為設計伊莉莎白雅頓專櫃小姐的制服,廖佳琳三個字在制服訂作業界打響了名號。於是她將工作室轉型為公司,並以掌上明珠的名字「卓蓉」來替公司命名。從此,各大外商銀行、航空公司、五星級飯店、財團企業甚至連上海世博會台灣館都指定廖佳琳製作員工制服。

廖佳琳似乎天生就註定吃這行飯,但她也常為了客戶該使用什麼樣的布料,適合什麼樣的款式而絞盡腦汁。比起其它制服公司,廖佳琳做生意從不以利益掛帥,一切都只為了將自己夢想實現,廖佳琳對於服裝的熱愛幾近癡狂,常常午夜夢迴,靈感一到便起身塗鴉,直至天破曉。

創訂製新品牌
貫徹廖式時尚美學

出身高雄的廖佳琳本身就是一個熱情洋溢的女人,說起服裝她可以講上三天三夜都講不完。她遺傳自父親的古意耿直使她堅持不貪名利、也不貪小便宜,不僅對客戶服務周到,從不偷工減料,更將這樣的正義,做為她為人處世的哲學,因此客戶也樂於掏出真心熱愛跟她交朋友。廖佳琳22年來一步一腳印的踏實努力,累積出如聚沙成金字塔般的成就,她很希望以她的例子鼓勵年輕人,即便沒有含著金湯匙出身,只要努力堅持,一樣可以將自己的夢想實現。

從制服女王到時尚女王廖佳琳認為,有自信的女人最美;名牌不見得適合每個人,如何找出屬於自己的自信與風格,才是穿衣的王道。她將每位客人最美的一面表現出來視為重責大任。即使是做制服,她堅持替每個人量身,讓穿著制服上班的人,也能散發時尚魅力。但制服的限制畢竟很多,為了徹底貫徹自己的時尚美學,她決定開設一個時尚訂製服新品牌「廖佳琳時尚工場」來實現自己夢想。

2011年8月,廖佳琳以古詩「幽夢影」中提及「所謂美人者…」之篇章,設計一系列創意禮服,結果從義大利捧回世界洋服大賽的金首獎,替她頻繁的得獎紀錄錦上添花外,也替即將啟動的新品牌帶來了好彩頭。

精準的眼光、獨到的創意、還有體貼入微的各種巧思,加上家人的愛及支持,讓廖佳琳懷著滿滿的信心投入「廖佳琳時尚工場」新品牌,立志要透過訂製服,讓每個走進廖佳琳時尚工場的客人,都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Spot Light。


【經濟日報/劉立諭/20111005】
聯合新聞網 2011年10月05日 報導